文:798艺术
图: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紧急中的沉思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北京
2020年5月21日—8月30日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之际,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大型群展“紧急中的沉思”将目光聚焦于这一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展览以五个章节构成,借由国内外26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试图对当前社会现实的构建,及当下对未来的影响进行审视和思考,并寻求艺术所能给予我们的藉慰、反思与凝聚力。
展览的第一章节“暴风眼中的日常”呈现了一个极具当下性的现场。展厅入口处邱黯雄的影像《新山海经III》犹如整个展览的序章,作品通过表现恶化的环境及异化的人类,对现代社会展开质疑与批判。张慧绘画作品中医护人员的形象,夏娜·莫尔顿影像作品中带有诡异色彩的场景,以及致颖的装置《寝室》中的单人床,均被置于一个贴合当下发生的视觉语境之中。
在以“生命的体征”为主题的第二章节中,展览围绕身体、疾病、生命等关键词展开。其中,张培力以三维合成的方式展现自身体液、器官与骨骼的作品将人还原至一种纯粹的物质观看之中。王兵的影像通过对一个生命逝去过程的真实记录,提示了那个无人能够回避的终点。而李文嘉以不同生物医学体系的视觉元素构成的“候诊大厅”则试图促使人们反思自身在面对疾病时所付诸的行动举措,并渗透着一种充满焦虑的个体体验。
有关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探讨构成了“超越动物性”这一章节的中心议题。如果说童欣义对动物园中废弃馆舍的记录以及赵仁辉对圣诞岛生态现状的考察皆指向了人类对动物栖息空间的干预与侵占,那么皮埃尔·于热的影像作品《无题(人类面具)》中被人类规训的猴子的形象与奥利弗·拉瑞克作品中人与动物、植物形象间的彼此切换与共生,则揭示了一种存在于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一体性。这一切都在挑衅着人类对自身的固有定位及认知。
随着全球民粹主义的抬头,以保护本地区人员和商品免受外部的侵扰与竞争为由而筑起的边界之墙,令我们重新思考所谓“他者”的问题。第四章节“他者的迁徙”就这一现象下全球格局的未来走势及人们对“他者”的认知提出疑问。其中,米卡·罗滕伯格《没有鼻子知道(五十公斤版)》以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国际资本主义的运行本质,其与何恩怀再现离散族群旅程的装置《CX888》从不同视角批判了一直以来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人与商品的全球性流动模式。
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各种不同渠道的信息互相博弈,这也意味着个体遭遇着信息甄别的困境。人们的体会在疫情来临之际变得尤为深刻。最后一个章节“失焦”通过劳伦斯·阿布·阿姆丹有关监狱声学构造的《无壁之墙》、沃尔夫冈·提尔曼斯将时间与历史相关联的《时间/镜像,北京》等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了人类在信息超载的时代所面临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混乱与危机。
“紧急中的沉思”UCCA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