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2021年5月15日-6月30日
谭平在创作中对形式语言及内在观念的双向探索是显而易见的,这具体涉时间与空间、理性与感性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通过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艺术家将各个不同要素协调统一于画面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在平面画布上构建起的实则是一个丰富而立体的世界。
艺术家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大型回顾展集中呈现了其自1984年至今不同阶段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百余件作品,涵盖了素描、油画、版画、影像等不同媒介形式。展览系统梳理了艺术家在语言及观念上的发展脉络,以个案的方式回应了展览主题“绘画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
在第一空间中,谭平早期带有超现实及表现主义意味的作品与新近的抽象创作被有意地并置一处,以对比的方式突显出艺术家在个体实践方向上的前后变化。而第二空间则从“点、线、面”的概念出发,对谭平的不同系列作品进行了一种解构式的分析与展示。而穿插在两个空间中的影像则大多是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记录,从而彰显了过程于谭平而言的特殊意义与重要性。
虽然是平面作品,但谭平的抽象绘画却有着三维空间的立体感。纵横交织的线条,以及那些仿佛漂浮于空间中的不同形态的圆,均展现出一种具有方向性的由远及近,呈现出凌而不乱的视角效果。传统具象绘画中所涉及的远景、中景、前景的构图关系似乎以另一种抽象的视觉形式显现出来。
凝视谭平的画面会感受到一种来自视觉层面上的和谐舒适,究其原因,或许正是因为其以所谓抽象形态组成的画面在实质构成中所遵循的依旧是自然的规律及法则。而对这一规则的呈现恰恰因为剔除了具体的物像而获得了更为本质的彰显。
在那些以层层覆盖为方式完成的作品中,每一遍的绘制代表着一个时间的片段。覆盖的行为并非是对之前画面的否定,而是试图建立另一种可能,一种由平面走向深度的可能,一种由时间构建空间的可能,而作品也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样式。
在对时间及空间等形式语言做出呈现的同时,谭平在其作品中亦显示了自身作为创作者的在场。其笔下的线条或不规则的圆形、点状物常常从画面任意一点出发,随心性游走。犹如音乐中的一个主题动机,在无意间生成后,随即以即兴演奏的方式自由发展变化。在这个没有预设的过程中所生成的偶然性、随机性及能动性体现的正是一种来自创作者的主体性因素。体验感成为了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谭平的绘画创作既非是单纯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究,亦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性抒发。其作品在形式建构与精神表达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换言之,艺术家在创作中对理性与感性的投入进行了有效的控制。然而,这种控制并不意味着束缚,而是根植于艺术家的潜意识之中,并为愈发自由的表达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基石。
谭平“绘画是什么 1984-2021”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无题》布面丙烯 160×200cm 2021
《素描》纸本炭笔 110×79cm 2021
《无题》布面丙烯 100×120cm 2021
文:王薇
图:当代唐人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