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凡:别让思想捉弄了眼睛

王一凡和他的三个模特

星空间 / 北京

2020年8月15日-9月11日


798艺术:最初你的作品是偏观念的,后来你开始转向人物画的创作,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个范畴内又经历了怎样的推进?

 

王一凡:我原来的确是有一段比较偏向观念的创作,后来转向人物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有比较重的绘画情结。另一方面就是,一开始我刚接触观念艺术的时候觉得它是一个新的空间,有很多新的思路让我获得了自由,那种感觉特别舒服,但是后来这种感觉慢慢就没了。


转向人物绘画以后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人物的形态,场景和情节的设定,怎么让它们与画面语言吻合,需要分头解决。好比跳水运动员的转体动作,需要从多个环节去训练才有效。这里面我遇到不少经典绘画中的老问题,做这部分功课比较枯燥而且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很奇怪,就关起门来,确认真的解决掉了再继续往下进行。


798艺术:从你自身创作而言,你在这一类绘画实践中的侧重及关注是什么?或者说,挖掘的空间更多存在于哪里?

 

王一凡:我觉得是画面与模特双方的平衡,我比较喜欢耐看的画面,就是那种需要时间和人的耐心打磨的画面,刻画对象的细节和感情,这个平衡需要控制,因为你在画的时候会发现画面反复覆盖的地方很有味道,自己往往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刻意的反复画。但是当你的这个反复不是为了那个对象的时候,也就僵化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不同的问题,它会引着你失去这个平衡,然后你再把它平衡回来,所以那种感觉不是一味的挖掘,而是把持着往下潜。


798艺术:正像展览题目所提示的那样,你近期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三个人,即吴小可、洁夫和你自己,而偶尔出现的其它人物也基本都是你熟悉的人。画身边的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一凡:一个是这些人我比较喜欢,从长相到人都喜欢。还有就是由于和他们关系比较近,他们同意给我当模特,而且对我有信任,比如说我让他们作出某种夸张甚至是有点尴尬的表情,他们也愿意流露。另外,由于关系近,也方便我反复刻画,比如说洁夫的脸,现在看自己三年前画的一张洁夫就觉得那个时候还没看透,实际上画的时候一方面在表现,同时也在推演。

 

798艺术:你最为注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如何从相对单一的对象身上不断发掘可表现的空间?

 

王一凡:画每张画的时候环境不一样,对象和我的状态也都不一样,所以这里面肯定有很多将计就计的东西。我对这些人身上的细节及情绪方面都很感兴趣,但是画着画着你就慢慢知道应该要什么,那个东西出来了以后就一点一点强化它,在不耽误其它画面元素的同时又比较突显它,这样的画面就比较舒服了。

 

比如杰夫的脸,我觉得有把完不尽的东西。举个例子,一个人的下巴,实际上是下颌骨包肉的状态,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胡须里的空地,也可以是喉管上的盖子,算命书里的地阁……你把它看作是不同事物的时候,你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反复地画这些人,慢慢地会形成一种画意,或者说只有在画面上才能形成的东西,比如说你可能把对象的嘴部画得像海螺,这其实就是那个个体的味道,它和人自身的医学结构并不吻合。这些就是画画的人的职责,而不能指望看画的人自己总结。我觉得画家是替别人长眼的。


798艺术:据了解,你会对场景及模特的姿态、表情进行设定,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其实是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这有点像导演一个戏剧场景。通常你设定的依据是什么?

 

王一凡: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让那个角色解放,让那个人的状态舒展开,因为现实生活当中的人其实是装作一杯白开水的,一个人真正放开了的样子是不一定想让人看见的。另外,我也在考虑怎么把一个对象画得又真又不真,这个感觉主要也来自于我自身,平时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儿我也不太关注,我喜欢想象那种不真实的东西,有的人把它叫作超现实或者幻想。我觉得也不是我刻意设计出来的,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798艺术:这批作品呈现出较为统一的色调,有点偏冷,包括你整个画面的情境感觉,虽然是写实,但肯定并不是那种对现实的所谓还原,而是加入了很多主观的渗透与重构,能否谈谈你的相关思考?

 

王一凡:现在看来色调可能是我的意外收获,原来我的画色调也偏冷,当时上学的时候也有一些困境,但是我总觉得我画里面的色调挺好看的,然后自己就一直这么画,颜色跨度慢慢也拉开了,越来越明确了。最早也想过往那种粉嫩的色调上靠,当时我们叫奶油调子,画成那样老师打分就高,我也偶尔画几张,虽然也获得过老师的肯定,但画下一张的时候我自己的那个调子就又出来了,后来毕业了,也没有老师了,就彻底按着自己的方式画了。


我画画肯定不是对现实的还原,画面里有挺多主观的东西。我会把自己从生活中,绘画里,游戏里,评书歌词小说里知道的所有玩意儿拿出来平衡画面,说起来挺麻烦实际上是不由自主。画面的丰满和趣味是很难用逻辑的合理性度量的,那种又像又不像,又鲜又腐,好到像个混蛋的感觉才是值得要的,我警醒别让思想捉弄了眼睛。画到好处的感觉,像一句话说得特别透,但这个“透”已经越过真实了。


640.jpeg640-1.jpeg

“王一凡和他的三个模特”星空间展览现场


640-2.jpeg

王一凡《吴小可与画家》布面油画 100×80cm 2020

 

640-3.jpeg

 《树林中的吴小可》布面油画 80×60cm 2017

640-4.jpeg

王一凡《洁夫在旅途》布面油画 50×50cm 2020


采访:王薇

图片提供:星空间、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