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浩:后山海经
今日美术馆 / 北京
2020年8月15日—8月29日
白云浩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后山海经》中呈现了其近年创作的以《山海经》为灵感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以远古神话为题材,在创作中融入了个人的理解与想象,并通过具有个人化风格的当代笔墨方式加以展现,展现了一种对古代神话和寓言的个体诠释。
《山海经》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隐藏着无数的密码。白云浩的创作聚焦于这部神话著作中出现的亦人亦神亦兽的形象,并从个人的理解出发,试图去审视、破解、探寻中华文明的基因。但由于这部著作的完整图文早已佚失,仅有部分残稿存世,故而艺术家画面中的形象来源大多是从古代的诗歌中,汉代以前的绘画中,以至夏商周等艺术造型中汲取灵感,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主观重构。
正如白云浩所谈到的:“我完全是按自己的意愿去表达我的揣测及喜好,由于山海经的残缺,不可知,神秘莫测,又暗藏携带着华夏文明源头的重要信息,因此,我乐在其中、惑在其象,痴情痴迷于如何去创作那个神妙的神话世界,因为它的残缺给予了我可想象的空间,因为它的奇异景观引发了我无数的幻想,因为它隠藏的奥秘让我着迷乐于惑在其中。”
这些以山海经为题材的画面大多设色淡雅、线条流畅。背景设置较为简约,山川湖海以一种颇为写意的方式加以勾勒,突出了前景中生动变化的人物形象。画面叙事并非以一种平铺直叙的方式展开,而是带有一种动态感。人物姿态令人联想到舞蹈的动作,这显然是艺术家从壁画中获得的心得的转化。
从白云浩的画面中可以观察到,山海经中的人神兽三种形态以一种共存的状态呈现。他们或纠缠、或合作,展现了一个人神兽及万物皆灵的世界。艺术家谈到:“我先画出的这批作品,更多的是要表达它们的相互纠缠不清的诗情,有些是人兽之恋或人神相爱,有些是人神兽性的相处灵通沟通,因而,所画的形象有些飘逸温婉,我把我感到的美好也置入进我所理解的山海经中。”
白云浩“后山海经”今日美术馆展览现场
《后山海经系列》76 51cm 纸本水墨设色
《后山海经系列》76 51cm 纸本水墨设色
文:798艺术
图:今日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