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波普艺术先驱——冈本信治郎个展
东京画廊+BTAP / 北京
2020年8月15日—9月30日
“日本波普艺术先驱——冈本信治郎个展”东京画廊展览现场
乍看之下,观者很容易将冈本信治郎创作的那些带有卡通风格、色彩明亮、平面化的绘画作品归入波普艺术的范畴,然而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信息和思考却有着远超于此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简单、抽象、平面、室外的自然光、一种非原生的感觉、矿物质的感觉……我希望创造一个令人愉快又不逢迎的环境。一个反人本主义,反中产阶级的日常绘画,一个具异域风情、纯净,而又不相信本土的日本画。我是一个国际化、接纳全宇宙的民族主义者…...”在谈到自身创作时,冈本信治郎曾做过如上表述。
《十个印第安人(彩虹)》(局部)
东京画廊正在举办的艺术家个展呈现了冈本信治郎艺术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六件/组作品,并通过墙面的文字回顾了艺术家人生的重要时刻。经历了包括战争在内的社会剧烈动荡与飞速发展,艺术家在其基于现实创作的主观化图像中注入了一种无常表象下的虚空之感。
创作于六十年代的《十个印第安人》标志着艺术家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为日后其为人所熟知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基础。画面中半抽象、拟人化的形象让人联想起儿时的玩具。这些隐约关联着现实,却又缺乏明确指向的形态体现了一种与现实若即若离的关系。艺术家以一种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方式,对现实展开个人化、概念化的重构。
《虫世界——五十步笑百步》390.3×162cm 布面丙烯 1997
冈本信治郎作品中的色彩多为鲜艳明亮的平涂色块,这些富于幻想的色彩显然呼应了以动画、漫画为代表的日本大众文化。然而,平面化的处理方式又抵消了明丽色彩带给观者的视觉刺激。缺乏质感的色块不携带任何真实可感的情绪信息,使观者旋即落入一种虚构、隔膜的体验之中。通过移除画面中的主体情绪与抒情元素,艺术家试图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方式展现画面中的事物。
《滚动的樱花 原子弹爆炸之光》91×91cm×4 丙烯颜料、塑料球 1999
在这些看似充满童趣的、颇具幽默感的画面背后,渗透着艺术家对时代及社会的批判。平面化的处理方式不仅代表着一种冷眼看世界的态度,亦表达了其对被制造的、表面化的、缺乏永恒性的社会现实的认知。
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及战后日本经济起伏的冈本信治郎对人性、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质疑。面对历史的变幻无常,艺术家将所有事件看做是转瞬即逝的即兴表演,故而其作品中时时流露出的幽默、荒诞与顽皮从根本上恰恰指向了一种看透世事之后的虚无主义。
文:Vivian
图:东京画廊